admin 發表於 2014-8-14 13:26:28

贍養費起訴狀如無其他足以表明被害人應該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事由

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概述

(一) 寫作概述

刑事訴訟法第77條禮貌,被害人由于原告人的違警行爲而遭遇精神吃虧的,在刑事訴訟進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附帶民事訴訟如何提起?法院執行刑事訴訟法的解釋以爲,黎民法院有告知職守:黎民法院受理刑事案件後,該當告知遭遇精神吃虧的被害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已去世被害人的天倫屬、無行爲才智大概限制行爲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法院執行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84條第1款)。這是法律爲扞衛被害人的合法物業權柄而作出的原則禮貌。

相關提起附事民事訴訟的題目,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起訴要适宜起訴條件。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條件有4項,即:原告人是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有知道的原告人(以悉數或部門刑事原告人作爲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有懇求的賠償的具體要求和原形憑據;被害人的吃虧,是由原告人的違警行爲變成的;屬于黎民法院受理附帶民事訴訟的鴻溝和受訴黎民法院管轄(法院執行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89條)。

(2)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必需是因原告人的違警行爲變成的被害人的精神吃虧未取得被償。交通事故贍養費.憑據刑法第60條的禮貌,司法機關在沒收違警分子的物業前,違警分子負梗直債務,必要以沒收的物業清償的,經債務人懇求,該當清償。這就是說,民事.假使原告人有私人物業,在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之前,原告人已經以本身的物業對因其違警行爲給被害人的精神吃虧舉行了足夠賠償的話,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就不能因同一事由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這一賠償,也包括原告人的親屬代爲賠償的部門。唯有在被害人憑據刑法第60條的禮貌取得的賠償仍不能添補吃虧時,才不妨就不夠部門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法院執行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86條)。

(3)有權提起附事民事訴訟的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有時間限制。憑據法院執行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90條的禮貌,附帶民事訴訟,該當在刑事案件立案自此第一審訊決頒發之前提起。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在第一審訊決頒發以前沒有提起的,自此就不能再提起附帶民事訴訟。這是對附帶民事訴訟的提起所作的時間限制。假使第一判決頒發以前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沒有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事後被害人又想向原告人讨取賠償的話,足以.應該何如辦呢?法院執行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90條的但書爲此禮貌了一個被救辦法,即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不妨在第一審訊決收效後另行提起民事訴訟,不受前述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時間的限制。

(4)在刑事訴訟中,常有在偵查、預審、檢察起訴階段,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向公安機關、黎民檢察院提出賠償要求的。對此,法院執行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91條禮貌了處理辦法,即:賠償要求已經公安機關、黎民檢察院記實在案的,刑事案件起訴後,黎民法院該當按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受理;經公安機關、黎民檢察院轉圜,當事人兩邊達成協議并已給付,被害人又對峙向法院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黎民法院也不妨受理。但是應該知道,一般說來,該條禮貌重要是基于當事人的訴權而作出,并不意味着此附帶民事訴訟會取得黎民法院的支持,所以,如無其他足以注明被害人應該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事由,則被害人最好不要起訴。

在刑事公訴案件中,其他.假使是國度物業、整體物業遭遇吃虧,受吃虧的單位未提起訴訟的,黎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辰,不妨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法院執行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85條)。最高黎民檢察院1996年在檢察院刑事訴訟文書格式中特地禮貌了在此境況下操縱的訴狀格式,稱号爲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一般創造6份,每增加一名原告及辯護人增加2份,相關單位1份;送達黎民法院2份,原告、辯護人各1份,相關單位1份,歸檢察卷1份,檢察内卷1份。

除前述被害人在偵查、預審、檢察起訴階段已經提出賠償要求并被公安機關、黎民檢察院記實在案的外,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一般該當提交附帶民事訴狀。書寫訴狀确有貧寒的,不妨表面起訴。審訊人員該當對原告人的表面訴訟懇求周密扣問,并創造筆錄,向原告人宣讀;原告人确認無誤後,贍養費計算标準.該當簽名大概蓋章。

(二) 寫作辦法

附帶民事起訴狀固然因操縱者不同而有兩種格式,但兩種格式的訴狀的用法和操縱方針基本上還是相通的。其重要的相通點在于:(1)都适用于刑事公訴案件;(2)在操縱附帶民事起訴狀之前都有黎民檢察院的起訴書指控原告人的違警行爲;(3)訴狀的操縱方針都是爲了使因原告人的違警行爲變成的精神吃虧獲得賠償。是以,兩種格式的附帶民事起訴狀的寫作辦法也是基本相通的,隻是黎民檢察院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格式不要求文書注釋标題居中。

附帶民事起訴狀的格式将其形式分爲三個部門:

1.首部

(1)标題

被害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标題可稱作“附帶民事起訴狀”或“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黎民檢察院作爲原告提起附帶民事起訴的,标題寫作“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

(2)當事人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切實定憑據附帶民事訴訟提起的依據對照容易确定,共有4類:被害人,即因原告人的違警行爲遭遇精神吃虧的人,表明.包括公民、法人大概其他組織;假使被害人去世時,其繼承人以及其他依法享有賠償懇求權的人;無行爲才智大概限制行爲才智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黎民檢察院。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項目按格式要求寫。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切實定必要注意的是,附帶民事訴訟固然附屬于刑事訴訟,但負有賠償責任的原告人并不受限于刑事原告人,即在多人協同作案的境況下,可能有一些人會因未被提起公訴而不能成爲刑事原告人,這并不意味着其應負的民事責任也同時吞沒。負有賠償責任的下列當事人不妨列爲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刑事原告人;對刑事原告人的行爲依法負有賠償責任的人,如在刑事原告人爲滿意18歲的未成年人大概心靈魂魄病人的境況下,其監護人可被列爲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刑事原告人以外的其他該當協同擔當賠償責任的人,即在刑事訴訟中未被起訴的其他同案人。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項目與起訴書相通。

黎民檢察院提起的刑事附事民事起訴狀中,起訴人寫作“原告:×××黎民檢察院(本院)”,另起兩行分别寫“所在地址:(本院地址)/代表人:美國 贍養費.(姓名),職務(本院檢察員)。”被起訴人就寫作“原告人”,項目與起訴書相通。

(2)訴訟懇求

刑法第36條第1款是附帶民事訴訟懇求提出的實體法律依據。該條禮貌:“由于違警行爲而使被害人遭遇經濟吃虧的,對違警分子除依法予以刑事處特别,并應憑據境況判處賠償經濟吃虧。”在被害人獲得司法拯濟的可能性上,法律也予以了特别的注重。刑法第36條第2款禮貌:“擔當民事賠償責任的違警分子,同時被判處分金,其物業不夠以悉數支出的,交通事故贍養費.大概被判處沒收物業的,應領先擔當對被害人的民事賠償責任。”刑事訴訟法第77條則是附帶民事訴訟懇求提出的法式法律依據。憑據上述法律,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懇求原告人賠償的吃虧有知道的鴻溝,即由于違警行爲而使被害人遭遇的經濟吃虧(刑法禮貌),大概精神吃虧(刑事訴訟法和法院執行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禮貌),不包括心靈魂魄損害。就經濟吃虧而言,應該包括已經發生的經濟吃虧,也包括他日肯定要發生的經濟吃虧,即間接經濟吃虧,但他日可能發生的經濟吃虧或可預期的經濟利益的吃虧不在其中。例如人身損害賠償,訴訟懇求部門應該包括醫療救治費、藥費、交通費、誤工費、護理費、傷殘被助費、續醫費、被害人本應擔當的贍養費、贍養費等費用。在司法實行中,養分費被以爲是一項合理的費用,贍養費标準.但鑒于養分費不易确定,經常被歸入心靈魂魄安撫金或間接以心靈魂魄安撫金的表面出現。但心靈魂魄安撫金具有明明的心靈魂魄損害賠償的性質,而這一賠償鴻溝在刑法和刑事訴訟法中均無确切的依據。作爲一種廣爲人知且獲得相當的社會認可的賠償項目,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在附帶民事起訴狀中提出是不妨理解的。除此之外,訴訟懇求的寫作要求與民事起訴狀中訴訟懇求的寫作要求是一緻的。在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不止一人時,訴訟懇求部門應要求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擔當連帶責任。

(3)原形與理由

與民事起訴狀原形與理由部門的寫作組織一樣,附帶民事起訴狀的原形與理由部門在組織上也分紅兩部門,先寫案件原形,後寫證據訴訟懇求的理由。

原形部門的寫作有其特殊性。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原告人的刑事責任由黎民檢察院窮究,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隻就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民事侵權部門提出索賠懇求,包括當黎民檢察院作爲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時也是如此。按理說,在這種境況下,附帶民事起訴狀的原形部門就隻必要寫出原告人的民事侵權行爲的發生、侵權進程以及侵權結果,而不必要寫出原告人的違警行爲。但附帶民事訴訟有其特殊性,即固然原告人的刑事違警原形在黎民檢察院的起訴書中要作爲指控原形提出,但刑事違警原形如故不能不出目前附帶民事起訴狀中,提起.由于刑事違警原形是附帶民事訴訟的前提,兩者的聯系在法律上非常精密;這就象固然刑事原告人的民事侵權結果不是黎民檢察院刑事指控的重要形式,卻不妨作爲一個酌定量刑情節寫入起訴書中一樣。同時,必要注意的是,在刑事附帶民事案件中,原告人的刑事違警行爲,現實上也就是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民事侵權行爲,隻是刑事違警行爲的情節或給被害天然成的人身損害結果與原告人的民事侵權行爲及該行爲給被害天然成的精神吃虧,才對案件的不異性質爆發決議性作用。是以,附帶民事起訴狀的原形部門如故應從原告人的刑事違警行爲入手,寫原告人實施刑事違警行爲(現實上也就是實施民事侵權行爲)的起首、進程和結果。這一原形的寫作,因有起訴書指控在先,不妨依起訴書的指控原形來寫,而把重點放在看待成果的寫作上,且豈論是什麽樣的成果,末了都要歸結到經濟吃虧下去。假使原告人所認定的原告人的違警原形與黎民檢察院起訴書認定的違警原形不一緻,附帶民事起訴狀原形部門的寫作則必要具體境況具體領悟。假使原告人所認定的原告人的違警原形與黎民檢察院起訴書認定的原告人的違警原形在基本形式上沒有出入,隻是細節不同,則原告人在附帶民事起訴狀中寫作原形最好不要反映這一不同,由于注明這一不同看待原告人的訴訟懇求沒有什麽贊助,美國 贍養費.卻給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帶來新的舉證責任。假使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所認定的原告人的違警原形與黎民檢察院起訴書認定的原告人的違警原形有基本性的不同,即在諸如影響案件定性、量刑和民事賠償責任區分等題目上有出入,則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一方面應該将本身對案件的不同認識向黎民檢察院反映,事由.要求黎民檢察院重新考核大概提供足以使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更動認識的證據,一方面将本身的案件原形的認識作爲案件原形寫入附帶民事起訴狀中,同時提供能夠證明這一原形切實實富裕的證據。黎民檢察院的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不妨作爲有别于當事人提出的附帶民事起訴的一個例外,在原形部門的寫作辦法上較爲簡陋,不妨悉數但略爲扼要地将起訴書的原形部門悉數搬入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中,而将本應作爲該文書原形部門重點形式的因原告人的違警行爲對被害天然成的精神損害成果作爲陳述原告人違警原形的天然延長。這重要是由于同爲黎民檢察院提出的起訴,美國離婚贍養費.在案件原形的認定上不生計不同。

附帶民事起訴狀的理由部門的寫作方面與民事起訴狀有相通之處,也是應該先對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民事侵權行爲的性質舉行領悟認定,對因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違警行爲給附帶民事訴訟原告天然成的經濟吃虧舉行總結,如故從法律上對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賠償責任加以證明。必要注意的是以下幾個方面:60億英鎊的贍養費.第一,理由部門應該對要求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擔當賠償責任的損害結果與原告人的違警行爲之間的因果相幹加以證明,這是要求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擔當賠償責任的基礎;第二,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必要對附帶民事訴訟要求原告人擔當賠償責任的鴻溝加以證明;第三,假使民事侵權行爲人不止一個,不妨不具體區分每一個侵權行爲人應擔當的賠償責任的大小,但應該要求協同侵權人擔當連帶責任。在法律依據上,應該既援用刑法第36條第1款(實體法依據),刑事訴訟法第77條第1、2款(法式法依據),以及民法通則相關條款(實體法依據)。

(4)證據部門

附帶民事訴訟從性子上說,60億英鎊的贍養費.屬于民事訴訟,适用民事訴訟舉證責任的一般原則,即“誰主意誰舉證”原則。是以,在寫完理由部門後,附帶民事起訴狀中應該寫上證據部門,辦法亦應采用目錄式,即隻必要陳列出證據稱号和證據原因、證人姓名和住址,而不必要寫出證據的具體形式,不必要對證據舉行領悟,贍養費起訴狀如無其他足以表明被害人應該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事由.而且,由于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方針不在于窮究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刑事責任,訴訟懇求部門也隻是民事賠償,所以隻必要陳列相關能證明民事損害成果的證據就不妨了。刑事違警原形不必要在附帶民事起訴狀中加以證明。

(三)範本

刑 事 附 帶 民 事 起 訴 狀

刑事附帶民事原告人(以下簡稱“原告人”)劉某,男,33歲,漢族,原個别運輸戶,住*市*區魚*路*号。

刑事附帶民事原告人(以下簡稱“原告人”) 長某,贍養費起訴狀如無其他足以表明被害人應該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事由.男,1971年5月3日生,漢族,高中文明,務農,住*市*區*路*号。

訴 訟 請 求

原告人賠償原告人醫療費、傷殘補助費等64 154.40元。

事 實 和 理 由

1998年6月13日晨,原告人從寶嶺駕車去明光,途中王光駕駛的農用車屢次居心擋住火線來路,原告人屢次鳴笛暗示讓路,王光均置之不理。兩邊遂發生轇轕。王光邀約原告人長某,協同毆打原告人,其中,長某用扁擔砍中原告人頭部,緻原告人硬腦膜外出血,顱骨骨折。經某市法醫學會占定,離婚贍養費标準.損害水平爲輕傷。某市法醫驗傷所占定傷殘等級爲6級。原告人住院搶救16天,出院停滞3個月,花去醫療費111 74.40元,差旅費500元。原告人的刑事違警行爲已由某市*區黎民檢察院向*市*區黎民法院提起公訴。

原告人以爲,原告人長某居心損害原告人,除應擔當刑事責任外,還應賠償原告人醫療費11 174.40元,被害人.差旅費500元,護理費1 220元,養分費1 060元,誤工費10 600元(含停頓運營的吃虧費),傷殘補助費39 000元,占定費600元,合計64 154.40元。特訴請黎民法院依法判決。

證人姓名和住址、其他證據稱号和原因

1.醫療費單據35份;

2.差旅費單據21份;

3. 占定費單據2份;

4. 證人名單(已提交*區黎民檢察院)。



此 緻

*市*區黎民法院

附:

(1)本訴狀正本1份,另交檢察院1份;

(2)賠償費用計算辦法及結果清單1份。





刑事附帶民事原告人: ***



年   月   日



贍養費計算标準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贍養費起訴狀如無其他足以表明被害人應該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事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