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偵探徵信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87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台灣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史 一场始于豆浆店的產業革命

[複製鏈接]

12萬

主題

12萬

帖子

37萬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37010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20-12-26 13:44: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工研院财產趋向與經济钻研中間(IEK)统计,2017年中國台灣半导体财產链產值达新台币2.46兆,全世界排名第三,在專業晶圆代工制造范畴更持久独有鳌头。这些傲人的功效,始于40多年前,由當局與工研院配合鞭策的「集成電路规划」,不但将集成電路技能引进中國台灣,也翻转了中國台灣的财產經济布局。

▲工研院超大型集成電路(VLSI)厂房,于1987年公然招标租予台积電,是台积電成长最初的出發点。

2018年是集成電路(Integrated Circuit;IC)發現60周年,走過一甲子,IC驱动了世界快速演进,包含電脑、通信、家電、汽车等3C產物都少不了它。跟着集成電路财產不竭制造出更强、更快、更小的晶片,它实現了无处不在的运算,在可预感的将来,汽车主动驾驶再也不只是科空想像,而伶俐家庭、伶俐厂办、伶俐交通、伶俐都会的空想实現再也不遥不成及。

集成電路财產引领科技不竭立异,中國台灣身為半导体设计與制造的重镇,不但上、中、下流财產链整合完备,更开创專業分工模式,打造出晶圆、IC封测代工業,以打群架、技能领先的模式,动員全球集成電路财產蓬勃成长。

一场始于豆乳店的财產革命

而如斯光辉的成就,则要从44年前一场豆乳店的早饭会報起头提及。

韶光回到1974年,那時中國台灣以劳力密集的轻工業、加工出口業為主,面对财產已成长成熟,且第三世界國度突起,具有大量低廉劳力,中國台灣面对寻觅下一世代接棒财產的转捩点。

2月,在台北市南阳街小欣欣豆乳店中,汇集了那時中國台灣政治财經界重量级人物,包含行政院长费骅、經济部长孙运璿、電信总局局长方贤齐、交通部长高玉树、工研院院长王兆振、電信钻研所所长康宝煌,和力主中國台灣成长集成電路财產的美國无线電公司(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RCA)钻研室主任潘文渊。

他们一边吃早饭一边举行早饭会報,在会商當中决议以集成電路技能作為财產成长蓝圖,勾画出中國台灣将来转型高科技财產的愿景,并决议以最有效力的方法自美國追求互助火伴,引进集成電路研發、制造、封测等技能,以夺取時效。

當局主导 自美國引进集成電路技能

1974年7月,潘文渊特地回台,在圆山饭馆闭关一周撰写「集成電路规划草案」,写完后于第一時候投递經济部,孙运璿随即召开專案集会,并在8月17日正式审定该规划。

随后潘文渊在美國招集海外學人构成電子技能参谋委員会(Technical Advisory Co妹妹ittee;TAC),并挑选RCA公司作為技能转移的互助火伴,选定引进集成電路中的「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CMOS)技能,同時在工研院建立電子工業钻研成长中間(后扩展為電子工業钻研所),作為成长「集成電路规划」的履行单元。

工研院看好那時民生消费及通信等產物在将来的成长趋向,选定以電子表作為验证技能功效的载具,「但咱们所有投入的專家、學者、人材、主政者都不只是将这個规划看成科專规划,做出電子表就了案,而是一起头就计划完完备整地将集成電路技能引进,让中國台灣往后能具有自立研發與出產的能力!」那時担當规划主持人、工研院電子工業钻研成长中間主任的胡定华,一语道出所有参加规划的介入者,踊跃投入擘划将来前景的大志壮志,但愿打造以集成電路為根本的資讯電子财產,燃亮中國台灣财產的革命之火。

RCA技转规划 培训中國台灣半导体人材

规划制定后,团队马上起头招兵买马,那時在美國普林斯顿大學攻读博士结業的史钦泰、杨丁元、章青驹等人,抛却在美國事情的機遇,回國参加工研院,投身集成電路规划的引进,并分成设计、制造、测试、装备4组,由他们担當赴美國RCA公司取經团的领队。

1976年4月,颠末招募培训的19人团队,怀着愉快、严重,和等待的心境,动身前去美國。昔時那群30岁上下的年青小伙子,不负所望地将集成電路技能乐成带回中國台灣,現在,他们皆成為中國台灣電子科技業中重量级人物,各自具有一片天,延续為中國台灣經济打拼。

現任台积電副董事长的曾繁城,為當初第一批赴美的19人团队之一,他回想道,「那時咱们很都年青,度量着非常的热忱,想要把中國台灣的集成電路技能做起来。」史钦泰亦至关必定RCA技转规划的功效,他暗示,「RCA技转规划為中國台灣创建自行研發技能的信念。」有别于過往中國台灣财產以制造加工業為主,RCA规划的乐成,让社会及國人發明,中國台灣有能力自行研發技能,进而刚强转往高科技财產成长的方针。

催生联電與台积電 晶圆代工独步全世界

1977年10月,工研院打造的全中國台灣首坐集成電路树模工场正式完工启用,當初赴美受训的人材归國投入出產研發。树模工场采纳7.5微米制程,產物良率在营运的第6個月已高达7成,远高于技能转移母厂RCA公司的5成,技能成效超乎预期,乃至让中國台灣跃升成為全世界第三大電子表输出國。

因為树模工场营运成效杰出,為将技能落实财產化,决议在1980年以衍生公司的方法,设立中國台灣第一間半导体系体例造公司联华電子,并移转4吋晶圆技能和研發团队,转任联電研發制造,此中包含厥后担當联電董事长的曹兴诚。

「集成電路规划」10年后,美、日、韩均已看出集成電路对國度瘦身產品,成长的影响重大,无不踊跃投入,國际間鼓起技能庇护主义,让中國台灣很难再自海外技转。

1984年工研院接下「超大型集成電路(VLSI)规划」,自行投入研發,隔年即邀来曾任美商德州仪器全世界副总裁的张忠谋,担當工研院院长。中國台灣第一座6吋集成電路实行工场于1986年正式竣工,為阐扬实行工场的經济效益,在张忠谋的建议與那時政务委員李國鼎的支撑下,1987年衍生建立中國台灣集成電路制造公司,将VLSI规划的装备與人材移转给台积電,并开创專業晶圆代工模式,充实阐扬中國台灣在制造方面的上风。

台积電很快成长成為全世界举足轻靜脈曲張藥膏,重的晶圆代工场,并大幅扭转财產生态,渐渐走向垂直分工模式。有别于初期半导体公司以IDM厂占多数,自行包揽从IC设计到產物制造的所有步伐,晶圆代工模式乐成后,设计公司只要專注做好產物设计,再拜托代工量產便可,没必要投資设立耗费甚巨的晶圆厂。

1990年月起头,血管清道夫,中國台灣半导体财產链逐步完整,在各范畴的代表性公司除台积電、联電以外,还包含日月光控股(归并矽品)、联發科、群联、稳懋、旺宏、华亚科、南亚科等,联袂為中國台灣创造出傲人的兆元產值。

别的,跟着小我電脑快速發展,卖力資料处置及运算的「动态随機存取影象体」(DRAM)需求大增,當局是以在1990年拜托工研院履行「次微米规划」,延揽那時在美國贝尔实行室任职的卢志远,担當规划主持人,卖力研發DRAM制造技能,以4年半的時候成长出8吋晶圆0.5微米的制程技能,让中國台灣跻出身界半导体技能的领先群。

垂直分工特点 预测下一波成长

中國台灣成长集成電路技能以来,垂直分工與财產群聚的特点,使得中國台灣具有弹性高、速率快、客制化办事、低本钱的特点,且以晶圆代工為主的模式與全世界半导体财產布局分歧,这也是中國台灣半导体财產独占的竞争上风。 2017年中國台灣半导体财產链的產值布局中,晶圆代工占49%、IC设计财產占25.1%、IC封装测试财產占19.4%、影象体财產占6.5%,总產值达810亿美元,仅次于美國、韩國,全世界排名第三。此中中國台灣又以晶圆代工范畴的市占率最高,全世界排名第一,占7成以上,產值达397亿美元,成绩傲人。

今朝半导体系体例程已进入5奈米的比赛,除延续寻求制程微缩以外,亦同步往高度异质整合晶片成长。新质料的摸索也已开展,如量子运算所需的超导体、奈米碳材等质料,借此冲破當今矽质料的极限。

工研院IEK钻研司理彭茂荣认為,在伶俐物联網趋向的动員下,中國台灣半导体财產在如下范畴较有成长機遇:人工伶俐、5G无线通信、物联網、工業4.0╱伶俐機器、车联網╱自驾车、扩增╱虚拟实境(AR╱VR)、高效能运算晶片(HPC)、软体及網路办事。此中,伶俐物联(AIoT)利用多元,制程上不需利用美國黑金,到最尖端前瞻的技能,可能只要90奈米,乃至微奈米品级便可以拓展新利用,本钱與门坎不若其他利用高,将刺激中國台灣小型IC设计公司突起,以立异利用办事取胜,驱动财產多元化成长,缔造新一波荣景。

他暗示,中國台灣半导体财產如同國度經济意味,跟着資讯電脑、伶俐手機與连網装配市场腾飞,动員财產蓬勃成长,将来除将延续耕作既有3C電子市场以外,在當局「5+2财產立异规划」,及伶俐物联的立异利用动員下,估计到2025年,中國台灣半导体產值可到达4兆元新台币的里程碑。

预测将来,中國台灣已具有科技矽岛的根本上风,而亚洲是将来全世界最首要的市场,中國台灣地处关头位置,应杠杆既有半导体的上风,进一步打造知足以報酬本的需求,成长具备文化秘闻的科技利用「立异生态岛」,在伶俐物联的期間下,科技会更切近人们的糊口型态和消费者需求,并作為立异的树模场域,到达让人材汇集、财產群聚、資金多元、不竭立异的愿景。

1974年,潘文赅博士在美國踊跃计划集成電路技能,并招集那時美國IC界着名的华人專家建立「電子技能咨询委員会」,由潘文渊担當主任委員,以做為中國台灣技能、工業成长上的咨询機构。前排左起凌宏璋、葛文勋、赵曾玨、罗念、胡定华,后排左起厉鼎毅、史钦泰、李天培、杨丁元、潘文渊。

1976年,工研院派員赴美國RCA练习。與RCA公关主任合影,左起曹兴诚、倪其良、曾繁城、戴宝通、刘英达、陈碧湾、史钦泰。

1978年,工研院第一批商用IC出货,开启中國台灣制造集成電路產物的成长。此為利用工研院集成電路树模工场所制造IC的電子表。

1984年,工研院超大型集成電路实行工场动工仪式。圖左至右為章青驹、史钦泰、潘文渊、胡定华、曾繁城。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私家偵探徵信論壇

在于 <中華職棒, mlb即時, 馬刺ptt, 堆高機, 桃園室內設計, 台北室內設計, 室內裝潢, 設計師, 油漆, 隆乳手術, 親子溝通, 商務中心, 通馬桶, 鞋工廠, 木工, leo官網, 捕魚機遊戲, 九州娛樂app, LEO娛樂, 運彩場中, 歐冠杯投注, 歐冠盃投注, 歐冠杯下注, 歐冠盃下注, 歐冠杯決賽, 歐冠盃決賽, ptt棒球5278 av台灣運動彩券首頁運動彩券單場財神娛樂財神娛樂城娛樂城註冊送娛樂城體驗金線上娛樂線上娛樂城賭博場所運彩場中運彩單場場中投注牙醫, 徵信社, 微晶瓷, 系統家具, 廣告招牌, 隆乳, 新竹當舖, 台北當舖,

GMT+8, 2025-4-5 00:58 , Processed in 0.37005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